初中阶段的孩子恰好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被德国心理学家称为“暴风雨时期”,被美国心理学家称为“危险期”。学生在这个时期容易做出各种违规违纪行为,而这都需要班主任来处理。有的班主任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够恰当,缺乏技巧。如果班主任处理问题不当,不仅会影响教育工作的效果和进度,还会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加深,更不利于班主任后续工作的展开。面对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班主任不仅要根据事情做出有效教育,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后续的教育工作如何进行。因此班主任对于违纪学生的有效教育和违纪事件的恰当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班主任应该怎样做呢?
一、冷静分析违纪学生的行为表现及心理因素
学生违纪的原因有很多,班主任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事实真相,体察学生的心理因素,先问“为什么”。
学生违纪行为背后的可能原因及心理如下:
1.认知上的偏差。有些学生在初中阶段由于受不良环境的影响。产生了错误的观念意识,思想品德,心理人格的倾向。甚至染上不良风气,做出一些违规违纪的不良行为。存在认知偏差的孩子,是非界限不明晰,有意犯错的能动性因素小。
2.消极对待的逆反心理。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二次觉醒,开始渴望张扬自己的个性,有一部分学生就选择以“逆反”来换取独立,从而衍生出一系列违纪行为。“逆反”行为实则是在向外界释放“长大”的信号。
3.非健康心理。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不和睦的家庭环境,失败的人际交往等等产生变得敏感、神经脆弱、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且难以控制。或者长时间的压抑情绪和压力,久而久之产生心理疾病。他们通常有强烈的自尊和自卑共存,如受到刺激,可能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4.好奇心理。初中学生,三观都还在建构中,恰逢这个时期的孩子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力还有逆反心理,很容易不听老师和家长的劝告,模仿一些所谓“帅气”的不良行为。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违纪学生认识到错误后会有所醒悟,但也有些心理脆弱的学生会一直带着舆论和外界压力的包袱,造成不良的心里状况。
面对如此复杂的心理,班主任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更要用适当的方法做好学生的有效心理疏通。
二、酌情实施对违纪学生的教育惩戒及心理疏导
“教育”是惩戒的真正出发点和核心要义,教育惩戒的最终归宿应该是学生更好地成长发展。
从国际上看,当前对学生进行惩戒的目的越来越彰显其“教育”价值,坚持“以惩促教”,通过不同的惩戒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行为,从而更好地掌握和遵守社会行为准则。教育惩戒可以更多融入“包容性”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惩戒程序、方法能否达到对学生的教育效果,能否妥善地解决问题。在实施惩戒的同时,要强化积极的教育引导,避免粗暴进行报应性惩罚。实施教育惩戒后,班主任、家长应持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及时反思惩戒效果的达成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实施教育惩戒时要注意方法和步骤。
1.动之以情
学生违纪,一旦被老师“查获”,他的第一心理是害怕。因此,班主任要以关心和同理心了解事情真相。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判断学生违纪动因是否存在主观故意。不要误会和夸大事情,使学生惴惴不安。当有违纪事件发生时,老师要保持冷静和镇定,不可被情绪控制,在愤怒的情绪下侮辱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动之以情”是要求老师先和学生共情,取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感到安全并在平和的心绪下对老师讲真话。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宽容的笑容,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让他们感受到爱。我们不能“严”而不“爱”,要用温暖去感召他们,孩子们的本性是善良的,我们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他们。严格和爱护在教育中缺一不可,我们要把握好分寸,有效地教育学生。
2.晓之以理
面对违纪事件的发生时,教师要细心地询问事件发生的原因,帮助学生“明理”从而“守则”。有些学生可能是无意识犯错,或者不能自控地犯错。比如:有的学生上课听不懂或者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他们在课堂上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面对这种事情,老师要从教学方法和风格上进行反思和改进,构思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来教学而不能一味责骂学生上课不专心。
还有些学生可能被不良人士或不良风气影响,跟风去做一些自认为“帅气”的行为,面对这种问题,老师要及时沟通,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让学生有良好的认知,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树立良好的人生观,立志于从根本上扭转学生,而不是简单的惩戒学生,让学生心理对老师产生误会和矛盾,从而更加容易做出更多的违纪行为。
3.处之以公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不患寡而患不均”,中学生已经有独立的辨别意识,对待老师的不公正处理往往是敢怒不敢言,或者口服心不服。教师面对违纪事件实施惩戒措施要公平公正,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可有杀一儆百的心理。要把握分寸,不可过度处罚从而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学生很可能因此产生一些自卑、自暴自弃等心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事情真相和学生悔改态度等处于公心地处理事情,做出惩戒教育。
4.绳之以法
对违规违纪学生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帮助”而不是“泄愤”,以此目的为出发点,我们的教育必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教育部于2020年公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已经开始施行,或可作为我们对违规违纪学生实施惩戒的准绳。班主任在实施惩戒教育时,可以有这样几种做法。
-
耳提面命——口头教育
对于一些无主观违纪意识,初犯和违纪情节不严重的学生,可在知晓违纪事实,了解违纪经过后予以口头批评教育。以严肃的口吻,严正的态度教育学生,让其意识到错误并改正错误。
-
手自笔录——书面检查
